編號:2015007
2015.03.09閱畢
如果經濟力足夠,夫妻雙方有共識,這其實也很不錯!!
身邊去過紐西蘭的朋友,不論是曾經在那裏生活過一段時間或是長大後有機會去那裏一陣子的人,
都對紐西蘭讚不絕口!!!!
至於原因~我好像都沒機會問他們為什麼,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哈哈~看完書之後大概知道一點點。
佳句摘錄
1.人生沒有來場意外之旅,怎麼會發現劇本外的驚嘆號?
2.如果甚麼事情都想太多,想要做到盡善盡美、萬無一失,
往往會原地踏步、什麼都沒做成。
3.夢想是美的,但擺在心裡久了,只怕成為遺憾。
4.父母親可以當孩子的朋友,但是還是要有父母的樣子,不要失了父母的位份。
5.孩子一早來學校通常經歷最旺盛,讓他們盡情的玩,
從團體中培養「社交能力」,等玩累了才進教室、坐在地毯上聽老師說故事。
6.紐西蘭的教育精神和台灣很不一樣。
當我看到遊戲區裡四處是散落的外套、便當盒和不成雙的鞋子,很自然地彎腰收拾。
當我把鞋子湊成對,帶著這些"失物"去問老師:「小朋友掉的東西要放哪裡?」
沒想到老師微笑說:「我們希望家長不要去移動它,
請您放回原來它們遺失的地方。等一下放學前,我會要求孩子自己去找。
這也是一種訓練,我們要求幼童對自己的物品負保管之責!」
7.握在手掌中的種子不會發芽,丟到土裡日曬雨淋才會長大。
8.Ethan從幼稚園回來,很得意地炫耀今天做了一件作品:是一根木頭,
上面釘滿釘子,造型很像"紮小人"。
我問他:「這全部都是你自己一根一根釘上去的嗎?」
他開心的說:「對啊ˋ!老師都沒有幫我喔!媽媽,我很厲害吧?」
這個作品,讓我五味雜陳。
我想如果是台灣的家長,看到三歲娃兒在學校自己拿著鐵鎚、
鋸子和一把釘子敲敲打打,一定會立刻上前制止。
紐西蘭的幼稚園每周都讓孩子做一次DIY木工,
因為"敲敲打打,是最好的手眼協調"訓練。
紐西蘭家長說:敲到手反而好,受點小傷、流點眼淚,
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啊!
9.嚴禁分享食物
紐西蘭因為自然生態豐沛,空氣中佈滿花粉等過敏原,
過敏兒比例特高,而且一旦發作起來,不只是打噴嚏、長小疹子這般輕微,
而是會嘯喘、甚至休克這麼嚴重。
所以老師不斷耳提面命:孩子帶來學校的點心,
往往不清楚裡面的成分是否有蛋、花生或蕎麥,
所以只許自己吃,不許跟同學交換。
心得:
一本很簡單的書籍,容易閱讀,可以初步認識紐西蘭的生活與幼兒園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