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046264_10202666243096553_3391583430373552491_n  

編號:2015006

2015.03.08閱畢

去年看過上一本快樂生活提案,覺得還不錯,

但看完這本就會覺得沒有上一本那樣激勵人心。

作者的某些做法我也不是全部的認同,

不過,作者寫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寫出來是一種分享,倒也是不必要去批評啥的,

你不喜歡別人的生活,你可以去過自己的生活,沒必要去批評。

(突然想起以前課本第八課的"雅量"有瞬間共鳴的人,你跟我一樣時代呢

  哈哈~其實我也挺喜歡那個時代的單純。)

作者是個妻子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雖然她沒有工作在家,但也沒讓自己閒著,

老實說~家管其實也是很辛苦的!!

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之餘,她讓自己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好,

讓親子之間的關係以及夫妻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

其實也是頗適合參考的喔!!

 


媽咪們的讀書會閱讀這本書其實也挺不錯的。

以下為我喜歡的內容摘錄介紹。


1. 章節:10月。你在哪,家就在哪。/3月。與更多家人擁抱。

記得以前上馮志梅老師的婚姻課時,馮姐在課堂中就分享她與先生李哥之間的互動,

有一次,他們倆開車在山上賞星星,時間差不多了,李哥就跟馮姐說,我們該回家了。

馮姐深情看著李哥說,你在哪,家就在哪。~

聽到的瞬間有一種肉麻,但甜蜜感十足!!

如果夫妻到了五六十歲還可以有這樣的肉麻甜蜜,我想婚姻不太會有狀況啦!!!

在這一篇章中提了很多,我個人很喜歡早也親親,晚也親親這一段,

夫妻之間彼此親密的肢體互動是很重要的,

那是一種關注,一種在乎,更是一種愛的表達。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只要有人回家或是出門,

都要大聲的說:我回來了、我要出門囉。

然後要等在家裡的那個人擁抱後再出門,

而在家裡的那個人要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跑到門口給予家人擁抱。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現代人忙於工作、電腦、手機等,對於同個屋簷下的人漸漸視而不見,

減少關心,變得冷漠應對,但這樣並不會增進家人之間的關係,

反而很有可能會將家人往家門外推了。

(沒有溫暖的地方,會讓人想離開)

另外,因為作者在寫書,所以會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專心工作,

但家人還是會想跟作者有互動,想跟作者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經驗,

但過往如果家人直接打開門,衝進來開始分享,

作者因為工作到一半被打斷,沒有心理準備切換,

就會皺著眉頭很兇的回應家人說,幹嘛!!

這樣反而會讓家人更感到沮喪,本來想開心快樂的分享,

也會逐漸把話吞回肚子裡去,

但其實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作者所期待的啊!!

所以,作者就跟家人們說好,如果要進來之前先敲門,

作者說請進後再進來,作者也告訴自己,

無論如何都要停下現在的工作,然後把頭抬起來,

用心傾聽家人所分享的事情,

沒有甚麼比陪伴家人更重要的事了。

2.11月。今天,正是美好的往日時光。

孩子的感受,來自你的言談舉止。

每個星期,帶著孩子去探一次險。

作者利用每周三的下午,跟孩子一起去探險,

一週是孩子決定要去哪裡,一週是作者決定,

就她們母女兩個人,擁有一個下午的約會,

我還不是為人父母,但我總覺得這是美好的回憶跟機會。

我們太習慣被工作綁住,

把陪伴孩子的責任丟給學校、才藝班、營隊、補習班,

但孩子真正需要的還是父母的陪伴啊!!!

就像長大的我還是記得小時候因為害怕一個人睡覺,

媽咪都會在我睡覺的時間陪我一起睡,

等到我睡著以後她再去做家事,

但對小時候的我來說,那是一種很安心的感覺,被陪伴的美好。

3.章節:5月,身在福中深知福。

作家卡內提(Elias Canetti)曾說:

「我們總天真地以為,以後會有更多時間,比我們過去的總和還要多。」

本書作者說,我不想到了人生晚年,才但願自己能多體會以前的人生風景。

書中舉例說一月和二月下了大雪,但作者卻始終視若無睹,

總以為往後會有更多下雪天,"到時候"我就會撥出時間好好享受。

但是,在第三場大雪之後,就再也沒下過雪了。

作者一直等,結果再也沒機會堆雪人了。


這其實是很重要的提醒,對父母,對子女,對另一半,對朋友,

還有最重要的~~~對自己。

我們很習慣想說,唉呀!忙完這段時間再說,

還會有機會,還有下一次,但誰又能預知明天呢?

說了再見之後,真的會再見嗎?!

帶孩子一起全家出去玩,也很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下一次之後,

孩子長大了,就不想跟父母一起出去玩了。

而對自己呢?!

有些人會想著要出國看看這個世界,有些人會想著再進修學習知識,

有些人會想著要做些甚麼。

我覺得~~做很多事情需要一股衝動還有很用力地下決定,

才能讓自己踏上這樣的路,很多事情,錯過了確實可以再做,

但,體能記憶其實只會越來越差,花的時間和金錢也會是增加,

一樣可以做,只是付出的程度會很不同。

很多的下一次,往往是很久很久以後,也有可能沒有下一次,

為了不讓人生中充滿遺憾,那就把握當下的此時此刻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小心( zoe) 的頭像
    張小心( zoe)

    張小心。社工愛文具、手作、旅行、閱讀。

    張小心( 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